国庆佳节前后,新清远、清远日报联合推出策划栏目“图看变迁”,每期晒出清远的老照片,通过清远地标、生活等各方面的新旧对比,让大家直观感受清远城乡面貌、人民生活的沧桑巨变。
今天带大家看看
清远的农业发展变化
点击切换
↓清远耕种模式的过去与现在↓
(上为资料图)
建市初期,清远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农产品种植比较单一,农民“看天吃饭”。1988年,清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为28.6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546元。
上世纪90年代,清远的农业生产主要靠人力和畜力(历史影像资料)
1988年建市以后,清远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建设力度,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1994年全市农民年均收入首次上千元平台,达到1221元。2002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首次超3000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清远农业生产结构不断改善,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并通过工业思维、系统思维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4年11月4日,清城区石角镇石岐村西一村民小组使用现代灌溉系统灌溉农田(资料图)
2020年10月21日,英德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温室大棚里,农民采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种植圣姑甜瓜(清远日报记者 陈平生 摄)
2022年9月24日,英德市大站镇江南村,村民在耕地上用机器松土(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李阳桂 摄)
2024年4月10日,连州市龙口村,插秧机与无人机同时作业( 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黄慧诚 摄)
2023年,清远推动“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清远鸡、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清远丝苗米、连州菜心)高质量发展,特色农产品综合产值从2021年192亿元增加到2023年302亿元,近两年年均增长25%。
清远鸡。(资料图)
2024年4月9日,英德市大湾镇,茶农在茶园采摘春茶(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何树荣 摄)
2024年7月4日,清新区山塘镇早稻丝苗米丰收在望(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刘碧云 摄)
2024年1月10日,连州保安镇的连州菜心基地,农户把菜心垒起在田埂上,等待装车(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关朝彬 摄)
2024年7月22日,英德市西牛镇小湾村,村民忙于采摘麻竹笋(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胡斯听 摄)
随着农作物的丰收和多样,清远已成为广东省的重点粮产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农文旅”的融合发展更带动了农村居民增收,人们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好”的跨越。
2024年7月2月,佛冈县水头镇莲遥村鹰桃谷,村民在采摘成熟的鹰嘴桃(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卢小丽 摄)
2022年5月4日,清城区飞来峡镇的乌鬃鹅养殖场,场主承包了300多亩田耕种养殖。(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潘康福 摄)
2012年,清新龙颈农户试种“绿色人参”非洲黄秋葵,获得丰收 (资料图)
连山茶果大丰收。(资料图)
2023年,清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99元,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2年的2.27:1缩小为2023年的1.75:1。
“图看变迁”栏目
在国庆前后持续推出
下期我们还继续推出
清远新老“大片”
继续期待哦~
策划/统筹:肖阳 陈平生
文案/编辑:邓薇
海报:王玥
校对:康乐
编审:欧婉莹
编委:杨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