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连州菜心上市的好时节。在西岸镇东江村委会东田村东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里,工人们忙着摘菜、分拣和运菜,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而在清远更广阔的土地里,果园中,硕果累累,十里飘香,一派丰收景象。水岸边,渔船满载而归,北江河鲜,鱼味鲜美。一曲曲丰收的欢歌在清远广袤的田野上唱响,在田间忙碌着的农民脸上洋溢着喜悦。
今年以来,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聚焦重点任务精准发力,靶向攻坚,奋力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取得新突破。
前三季度,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农林牧渔业产值427.8亿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13元,同比增长5.8%。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运营、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等改革创新经验受到农业农村部的关注和肯定,探索出连山石坪村“三地活化”改革经验、佛冈“水头模式”,成为全省推广的典型。“勠力做好‘五个坚持’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四个坚持”建设和美乡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入编《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产业发展 清远鸡和西牛麻竹笋2个产业综合产值今年有望突破百亿
进入十一月,随着麻竹笋砍收进入尾声,英德市西牛镇的笋农已不像此前两三个月般忙碌,早早担着竹箩进山砍笋,而是不紧不慢地将晒制的笋干扎好,送到收购点,或是给笋竹修枝,为下一年笋竹生产做准备。
清新区麻竹笋出口加工中心。清远日报记者 邱炜民 摄 (资料图)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西牛麻竹笋综合产值累计已达98.1亿元,西牛麻竹笋产业成为我市发展速度最快、势头最好、潜力最大的农业产业之一,预计今年西牛麻竹笋产业将在清远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中率先突围,突破百亿产值。
与西牛麻竹笋一样今年有望破百亿产值的还有清远鸡。在广东爱健康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屠宰加工厂,屠宰车间的流水线正在运行,公司工作人员称,目前一条流水线一小时屠宰5000只清远鸡,一天屠宰2万只。绝大部分清远鸡屠宰后做成生鲜鸡,当天就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目前,清远鸡的全产业链发展集家禽育种、种苗繁育、饲料生产、养殖管理、禽病监控、食品加工、产品营销、电子商务于一体,产业规模稳步扩增。同时,清远把“标准化”引入了清远鸡产业,企业在品种选育、种鸡养殖和种蛋孵化、绿色饲料生产、商品代鸡饲养管理、免疫检测与疾病防控、活禽批发、屠宰加工、活禽冷链配送、终端专卖等各环节都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极大提升了清远鸡的生产品质、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
清城区田龙村,清远鸡场。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刘醉红 摄(资料图)
坚持用工业思维、系统思维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清远打造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西牛麻竹笋“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的总体思路,围绕规模化、集聚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制定推动“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全链建设“十大举措”,实现农业质效齐升,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连州市西岸镇上马石村,村民在摘连州菜心。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罗敏 摄
据统计,截至第三季度末,“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综合产值314.32亿元,带动超20万农户、超60万人增收。其中清远鸡出栏1.1亿只,存栏4676.55万只,综合产值80.51亿元;英德红茶种植面积18.16万亩,干茶产量1.57万吨,综合产值78.35亿元;连州菜心种植面积9.32万亩,综合产值5.03亿元;清远丝苗米播种154.95万亩,50亩以上连片规模经营种植17.86万亩,综合产值52.33亿元;西牛麻竹笋种植总面积99.25万亩,鲜笋总产量150.79万吨,综合产值98.1亿元。发布实施《清远鸡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管理规范》等11项团体标准。预计2024年“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综合产值增长20%,清远鸡、西牛麻竹笋2个产业综合产值突破百亿。
阳山县七拱镇西连洞尾村,收割机正在收割百亩丝苗米晚稻。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冯国志 摄
●创新举措 乡村小微企业“智”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今年我们的甘蔗种苗销售了1200多万株,明年我们有信心做到2000万(株)的规模。”英德市桥头镇丰林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林汉生满脸笑容地分享着合作社的喜人成绩。丰林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清远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的一员,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
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是清远市抢抓“百千万工程”实施机遇下的一项创新举措。该项目旨在通过科技力量,扶持一批由本地农民或返乡青年创办的、能够带动周边农民就近就业增收的小微企业。自项目开始以来,清远市通过“大专家”和“小企业”联动,科技赋能,不仅加快推动“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发展,还积极探索“五大百亿+”模式,魔芋、西洋菜、桂花鱼等一批自主产业迅速崛起,为清远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连州市东陂汇棉腊味有限公司是清远小微企业帮扶项目中的获益者。“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东陂腊味不仅产量提升了30%,产品质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我们成功打入了更大的市场,提前赶上中秋销售季,实现了非常规东陂腊味生产销售季零的突破。”公司负责人朱敏艳介绍道。
事实上,东陂汇棉腊味的成功并非孤例,在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的推动下,类似的精彩故事在清远各地不断演绎。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亚军领衔的英德红茶专家团队帮扶的小微企业,通过改变传统机采方式,使机采综合品质达到与手采水平相当,大幅降低了综合生产成本,连同采摘在内可降低成本50%以上。丝苗米小微企业经过专家团队十几项系列技术的指导和帮扶,2024年绝大部分企业的产量实现增产和稳产,其中农昌公司增产达到25%以上……
“今年以来,我们在2023年项目实施的基础上,新增5个特色产业、新增20家乡村小微企业,共计为30个产业、220家乡村小微企业开展帮扶。”交流会上,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专家工作团执行团长、中山大学教授陈瑶生作了《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进展报告》。通过下沉一线、一对一对接帮扶、引进优良品种、示范新技术、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手册等一系列措施,项目有力推动了特色产业及乡村小微企业的提升发展。通过专家团队的实地指导和科技赋能,小微企业正逐步向专、精、特、新的方向迈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2024年上半年,专家团队现场技术指导392次,线上技术指导533次,引进良种51个,示范指导新技术应用60项,制定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手册30多个,开展技术培训50多次,惠及企业骨干、推广人员达1000多人次,帮助我市培育了一大批乡村振兴人才。
●乡村运营 激活乡村资源,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全市各地今年正全面推进乡村运营,全市各乡村共建立乡村运营人才库9011个、资源库9829个,项目库3359个,遴选确定乡村运营村161个。全市已谋划乡村运营项目895个,其中实施推进522个,项目资金超13.39亿元,吸引返乡人员近3千人,带动农户7.67万人。
在乡村运营试点镇清新区三坑镇,其引导镇内14个村经济联合社与清远市泓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清远联兴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成为统筹盘活各村资源发展区域农业产业、做大做强镇域“农业+文旅”产业链的有力抓手。走进清新区三坑镇三和村宁静古老的青石板巷中,灰塑瓦脊将古朴凝聚,抬眼尽是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三和村这个曾经的无名小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的改变源于“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和乡村运营工作的开启。
广清之间、潖江之源,佛冈水头镇打造起“魔谷”“光谷”“药谷”“艾谷”“E谷”等“五谷”产业,全镇工商登记在册企业数三年增长2.8倍,过半数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还培育了3个“百万元村”。
粤湘桂三省交界处,连山永和镇石坪村民族风情浓郁、古朴自然,闲置民居盘活成游客接待中心、乡村咖啡屋、公共餐厅、样板民宿等,村民当上“民宿管家”“咖啡师”“乡村厨娘”,村中还打造了乡村运营CEO培训基地。
从南到北,广袤的清远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活力尽显。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村村清洁、村村绿化,我的家乡我建设”冬春行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暨乡村绿化美化夏季行动,协同推进乡村绿化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理积存垃圾5万余吨,整治村内“三线”乱牵、乱搭6000余处,拆除危旧房屋等5000多间超29万平方米;乡村“四旁”“五边”新增植树139万株,完成年度计划的162%,大力开展典型村“村植千树”行动,61个典型村今年新增植树19.43万株,平均每村3185株;打造绿美生态“四小园”5.2万个,培育绿美重点村59个。对72个(含储备)省民生实事村和4197个任务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对2389个自然村推进资源化利用模式调整,占年度任务的56.9%;积极探索推进供排水一体化运营改革,确定3个县(市、区)、7个镇开展整县、整镇试点,各县(市、区)通过遴选、新建搭建了8个县属供排一体平台公司,作为县域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的运营主体,统筹实施项目的规划、融资、建设和运营。持续推动“五级梯度”和美乡村创建,今年对首批典型村安排59个市级“特色村”“生态村”开展和美乡村创建,全面统筹农村“三大革命”、村庄绿化、风貌管控、污水治理等任务清单,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短板,推动乡村建设向“建设、运营、管护”一体的转变,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3亿元,建设仓储物流、设施农业、乡村酒店等三产融合项目73个,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277万元,带动就业1906人。全市累计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2万个,串点连线成片建设镇村同建同治同美的乡村振兴示范带27条,发展民宿、农家乐共964间、360个,发展特色文旅项目70个,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24个,辐射带动农户约92万人。连南“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入选“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
连樟村果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资料图)
当前,在清远土地上,乡村运营工作已全面铺开,全市各地积极动员各类主体灵活参与,倡导集体运营、个人运营、委托运营、联合运营等多种运营模式。鼓励开展以经济联合社或经济合作社作为乡村运营主体,开展整体运营。各乡村运营村根据区位优势和本地特色,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原则,明晰运营方向,加快人才集聚和资源集聚,全力推进乡村产业项目落地,促进村集体和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何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