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环境持续优化,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人才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一针一线”纺织服装技能人才、“星厨之家”、博士博士后科研创新平台、“雁归计划”、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等工作推进取得明显成效;社保待遇稳步提升,全市17.03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平均提升3.88%,调整后人均2293元。
在服务“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清远人社部门深刻领会和把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的内涵,传承弘扬“清远经验”改革精神,立足市情、找准赛道,持续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走深走实。有效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优化县域就业环境;统筹推进技能培训、技工教育、技能评价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稳步提升社保待遇水平,兜牢基本生活底线;加强人才引育留用,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加快构建统筹城乡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推动人力资源要素和社会保障力量下沉,为“百千万工程”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雁归”大学生实地调研乡村酒店(民宿)产业,领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魅力。通讯员供图
聚人才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生产保障。我市立足人才强市战略,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11月18日,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科技产业互促双强”为主题的2024粤港澳院士峰会·第二届“北江职业创新大会”盛大开幕,超20名院士专家齐聚清远,围绕我市实施“百千万工程”、承接产业转移升级、生态文旅、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产业、人才、技术、项目对接合作,深入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研发机构等开展考察调研、产学研对接等活动,形成相关领域调研报告、建议意见,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提供新动能、新优势。
8场分会场活动、多场进校园宣讲、相关领域交流对接、项目洽谈等,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催生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大会点燃了清远高层次人才的热情,也将粤港澳三地人才交流和融合推向新的高度。
在清远,不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借助创新人才收获了显著经济效益。2020年,广东容大生物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1名博士开展博士后研究,共同申请酵母工程菌发明专利,成功将该专利转化为产品,累计销售额超2亿元;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一名博士后进站开展的研究项目建成达产后,将为公司新增产值3亿元。
近年来,市人社局积极强化博士博士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汇聚,成功促进了科研成果的高效产出,众多创新项目落地开花,为我市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工作站68个,通过平台吸引博士博士后人才来清300余名。深入实施省博士博士后人才扶持计划,2021年以来,对109名博士、博士后发放省级财政补助2557万元。
博士博士后人才在科研平台上绽放智慧,返乡人才在乡土田园中挥洒热忱,共同为清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以专家服务队为切入点,探索清远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发展新路径。全市建成96个多级贯通联动的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服务网络体系,通过引导县、镇以“1+N”模式整合资源,做大“资源圈”“朋友圈”。围绕产业需求,开展489场人才活动,对接高层次人才1106人次,引进人才276人。发挥乡村振兴专家服务队作用,柔性引聚322名专家下沉基层,培训农业农村实用人才3346人次。2023年,促成清远麻鸡肉质改善的营养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英德麻竹笋保鲜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连州菜心产业人才服务基地等“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人才项目落地合作11个,项目合作金额达5556万元。
以吸纳大学生返乡就业为突破点,探索清远人才发展新路径。我市创新提出大学生“雁归计划”,精准吸纳清远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人社部门充分发挥多级人才驿站联动人才服务体系优势,协同开展座谈交流、实地观摩、主题实践、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全方位促进广大青年人才认识清远、了解清远、爱上清远、服务清远、扎根清远。自“雁归计划”实施以来,人才驿站累计开展“雁归”活动1160余场次,为大学生青年人才提供了优质服务,覆盖人次高达4.4万。与此同时,充分挖掘“三支一扶”计划的引才潜力,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返乡服务乡村治理,全市新招募“三支一扶”人员172人,在岗总人数308人。不仅如此,市人社部门还积极推动乡村工匠职称评审工作,共受理281人申报,其中161人成功通过评审。人社部门多措并举,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稳就业 优化就业环境“新生态”
“这次招聘会上就业信息很多,和我的专业也对口,这种招聘形式确实不错。”11月9日,2024年广东省“南粤家政”技能交流展示暨大型招聘对接“五个一”活动(清远分会场)上,求职者林女士通过朋友了解到招聘信息后过来应聘。“我是助产专业毕业,刚开始想着过来试试,没想到真的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积极搭建本地劳动力和企业之间的“桥梁”,深化“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市县零工市场+街道(乡镇)就业驿站+社区就业微市场、村服务站”矩阵式服务格局,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依托“清远求职招聘小程序”提供线上求职招聘服务,注册企业1135家,发布岗位1.9万多条。全市开展“南粤春暖”等主题招聘会和日常招聘会437场,提供岗位约14.6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7253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和见习岗位近4000个。实施县域精准化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大力开展就业驿站、零工市场建设,建成就业驿站10个,举办就业服务49场,为4295人次提供就业服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2819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2.56%,城镇就业人数稳定增长,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1月10日,清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多部门在清城区万达广场举行“清远市2024年金秋招聘月”现场招聘会。通讯员 邵雅莉 摄
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稳步落实“稳就业16条”,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统筹用好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吸纳就业补贴、失业保险费率阶段性降低、创业担保贷款等惠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支持稳岗扩就业。全市发放就业创业补贴6262.09万元,惠及27740人次。为4.21万家企业减负失业保险费8695.91万元。持续擦亮“创业冲锋号”品牌,拓宽创业渠道,累计建成16个创业孵化基地,1598个创业实体入孵。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25万元,带动241人就业,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创业者扩大经营和带动就业。
10月17-18日,市人社局联合高新区成功举办首届“高新杯”劳动关系协调师(二级)职业技能竞赛,聚石化学人力资源经理黄丽施是高新区企业获奖选手,她表示,通过此次竞赛不仅巩固深化了专业知识,还学到新方法技巧,对日常工作帮助极大。此次竞赛,全市105家企事业单位的154名选手参赛,是广东省首个劳动关系协调师的技师级竞赛,加强了清远市劳动关系协调师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为创建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市人社局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打造2.0版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和谐企业和公共服务样板站点。推动高新区创建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指导其成立全省首个就业和劳动关系服务协会,整合各方资源,协助企业、劳动者调解劳动关系纠纷,和谐劳动关系持续深化。1人获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个人”,指导培育我市3个镇获评2024年省级金牌调解组织,推动劳动争议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加强根治欠薪源头治理,高质效化解人社领域信访事项,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提技能 助力产业发展“加速度”
“白切凤中凰、清蒸北江河八鲜……”11月4日,清远市步步高酒店餐饮总监、广东省四星级“粤菜师傅”李锐文热情地为省职教城和全市各职业(技工)院校师生代表介绍着一道道清远特色菜品。今年3月,市人社局创新成立清远市星厨之家,建立星厨之家“研学和社会实践基地”,汇聚清远籍粤菜名厨、星厨等力量,践行“粤菜师傅·清远味道”服务“百千万工程”。星厨们通过送培下乡帮扶项目,培养了30多名厨师,提升粤菜师傅厨艺,擦亮地方特色菜品牌。
市人社局紧扣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发展等工作重点,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为清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今年4月,2024年“粤菜师傅”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暨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活动在清远举行。通讯员供图
聚焦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推动“粤菜师傅”产业发展。成功举办2024年“粤菜师傅”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暨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活动,激发拉动乡村食材开发、产销、餐饮零售、绿色农业、文旅消费潜能,促进粤菜产业与农旅产业协同发展。探索实施星厨帮扶示范项目,促进乡村“粤菜师傅”技能人才培育。今年以来,我市以“培训基地+大师工作室”为引领,开展“开放式”“多层次”的“粤菜师傅”培训并发证1192人次。
聚焦支持“制造业当家”,推动广东技工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制造业当家技能人才支撑工程,紧扣产业发展,组织一、二、三产业各类技能培训10008人次。支持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园企业引进培育、留住高技能人才、自主招工引才和以工引工。建成15个“一针一线”纺织服装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纺织服装技能培训4519人次。推进“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4家企业入选链主培育单位,构建技能生态,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扩面提质,全市备案企业55家、院校24家、社评机构10家,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并发证19295人次,评价机构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为我市技能劳动者和职(技)校学生参加技能评价和晋升等级夯实基础、畅通渠道。
聚焦满足“一老一小”需求,推动“南粤家政”放心品牌做大做强。培养专业化家政人才队伍,围绕母婴、居家、养老、医护等四大重点项目培训7159人次,带动就业9536人次。举办粤北片区“南粤家政”技能交流展示暨大型招聘会和第二届“广清杯”清远“南粤家政”大赛,持续擦亮我市“北江家政”“清远管家”、英德“好德家政”“连州阿嫂”“水头月嫂”等“南粤家政”品牌。
强社保 筑牢社保权益“兜底网”
11月5日,清远市首家“社保服务合作网点”在交通银行清远清城支行启用。这是我市在省人社厅印发《广东省合作银行经办社会保险业务管理办法》后的首家合作网点。该网点可办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5大类57项社保业务,满足群众日常社保经办服务需求。前来办理金融业务的何小姐反映说“现在社保业务都可以在家门口办理,省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便民化的社保服务,是我市人社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的生动缩影。
市社保局办事大厅志愿者(工作人员)协助群众使用自助终端办理业务。通讯员供图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市人社部门坚持以民生为本,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保体系,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失有所助、伤有所保。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分步推进”的方式,鼓励和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推动社保层次更优化。截至10月底,我市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次393.42万、基金征收收入87.30亿元、待遇支出90.58亿元、累计结余113.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42%、4.93%、11.09%、2.63%。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帮扶政策,为6.91万名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代缴城乡居保费828.14万元,加强困难群体的社保兜底保障。
近年来,市人社部门稳步实施“城乡居保镇村通”工程,拓展社保卡“一卡通”在人社、就医购药等6个领域应用范围,让“指尖上的政务”更加利企便民。我市8个县(市、区)、85个乡镇(街道)实现城乡居保“柜台办”全覆盖;全市1229个村(社区),依托“粤智助”等自助设备,实现城乡居保“自助办”;结合“粤省事”小程序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城乡居保“网上办”“指尖办”,总网点覆盖率93.8%。推动社保、税务和银行业务一体化联办,实行社保税务“一窗办”,市直税务窗口受理业务15797件。延伸经办服务至工业园区,15项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高频业务下放至高新区服务点,首次实现“厂门口办社保”,打造社保便民服务圈。
记者:张彩霞 通讯员 青壬煊
编辑:肖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