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项目数量全省第一,入选广东制造500强企业数居粤东西北第二;“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综合产值增长近30%,带动60万农户增收,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全市农村卫生户厕基本普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居粤东西北前列,村庄保洁和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新(改、扩)建学校12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8900个,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22个、“长者饭堂”114家;今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速全省第六,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全省第二……
清远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县域产业崛起、公共服务逐渐完善,乡村农业走向特色化、现代化,县镇村全域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清远全市上下奋力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强县、促镇、带村,清远立足自身优势和实际,城市、乡镇、农村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不断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在全省“百千万工程”年度考核中,清远市获评优秀等次,佛冈县、清新区分别获评进位类县(市)、消薄类区优秀等次,“清远市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上榜“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全市呈现出县域经济实力稳步提升、镇村面貌明显改善、绿美生态持续优化、城乡融合步伐加快的良好局面。
●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增强县域发展内生动力
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内,禧凤服装有限公司的纺织机器正忙碌运转。(资料图)
位于清远最南端的清城区石角镇,“广清缤纷里”今年开业以来,每天都有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专班公交经过,带来消费人群。
“满足周边30万企业人才的消费需求”是这一商业综合体对周边人气和商业价值的预判。商业体的落户,是区域发展活力的体现。
这里曾是无人问津的贫瘠之地,如今产业的不断导入和发展壮大,激发了发展的内生动力。
2022年底,省委、省政府高标准规划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广清共建纺织服装产业,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清远主平台成为全省五个重点支持建设的主平台之一。一年多来,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从无到有,戴世拉链、天思服饰、衣针衣线、绿芳洲、丽彦妆、君研、东资达等超500家企业落户园区。
走进位于清远市的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车间内机器忙碌地运转着,工人们在抓紧赶制订单。广州禧凤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政勇是首批“吃螃蟹的人”之一。吴政勇的企业从广州搬到清远后,他的厂房大了一倍,添置了新的机器设备,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升。“收到订单后,广州研发中心会把设计样图、面料需求等信息发来,在中大纺织商圈采购好面料、辅料和生产零配件后就发到清远,进行生产制造。”
“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广州研发+清远制造”“广州商贸+清远供应”的共建模式,在广清之间已经探索多年。广清产业园于注意和2024年的时间区别成立,协同发展产业集群,经过10年接续奋斗,已初步形成智能家居、汽车零部件、高新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新材料、食品美妆五大产业集群。
正是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广清交界这片产业新城逐渐成型。
在全市特别是县域,产业“牛鼻子”怎么牵,如何才能抓住经济发力点?清远把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立足“近、大、好”三大比较优势,清远提出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地和旅游度假目的地。
为此,清远持续“走出去”招商,先后在广州、香港、深圳等地举行招商推介会,特别是强化广清产业合作,积极对接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在全省率先探索设立“反向飞地”,与广州共建工业园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732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占80%。
与此同时,清远还努力推动存量企业提质升级,在全市实施工业企业“百千计划”,新材料、电子电路、智能家居等千亿集群加快形成,龙头企业跃升百亿级规模3家、30亿元以上14家;聚焦园区“3+1”“2+1”主导产业体系,省级产业园实现县域全覆盖。
●做好“土特产”文章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清远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一的西牛麻竹笋迎来丰收。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李阳桂 摄
区域发展活力最重要的体现是年轻人返乡创业热情。“回乡创业更有奔头。”来自英德的钟民健说出了不少清远返乡创业青年的心声。
钟民健原本在珠三角地区从事互联网行业,看到清远西牛麻竹笋产业发展机遇,他果断回乡,创办了英德市大粤北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粤北”)。
在英德市西牛镇沙坝街的厂房内,即食螺蛳粉、竹笋豆干等多种麻竹笋休闲食品,经过十个品控程序后销往广州、成都、上海等地。“今年大粤北的目标是年加工6000吨竹笋,实现年产值约800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150人。”钟民健的信心来自麻竹笋产业的强势发展劲头。
清远作为广东省农业大市,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缩影。短板如何变成“潜力板”,是清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要解决的问题。
清远将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麻竹笋产业正是其中之一。
围绕百亿产值目标,清远搭建种植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麻竹笋产业展示中共三大平台,打造“种植+加工+仓储+交易+研发+数字化管理”麻竹笋全产业链。清远全市麻竹笋种植面积达100万亩,综合产值达到98.1亿元。
与此同时,清远积极拓展“五大百亿+”。魔芋产业“无中生有”,两年内种植面积从零到超1.5万亩,建成全省最大魔芋种植基地,综合产值超10亿元。以2个国家级和1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要平台载体,清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培育中央厨房、休闲食品、净菜加工等业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45个。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清远连续5年粤北第一。
清远还聚焦激活要素,让一个个镇村“活”了起来。
清新区三坑镇充分利用温泉资源,全力推动温泉特色康美小镇建设,发展民宿累计23家,旧貌变新颜,“空心村”一跃变成“网红村”,这在三坑镇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佛冈县水头镇从整合土地开始种植魔芋,到打造魔芋产业园,再推出魔芋小食,短短两年内,实现了魔芋种植面积从0到超1.5万亩的突破,带动约2000户农民参与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
连山永和镇石坪村通过“三块地”资源活化改革探索,将土地统一流转给专业运营公司,让昔日冷清的小村子变成了“网红打卡点”。运营公司鼓励村民返乡就业,开展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让赋闲在家的村民当上了“民宿管家”“咖啡师”“乡村厨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还有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
今年全市首批3个典型镇在省评价中被评为“优秀”,清远佛冈“水头模式”、连山“三地活化”做法全省推广。
●全域绿美生态建设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清远,森林覆盖率69.74%,北部地区超过80%,绿美生态建设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绿色动能。
“生态好不好,野生动物是一个重要指征。”林业高级工程师贾薪玉所在的广东清新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甚至是珍稀野生动物频频亮相。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仙八色鸫,全球只有不到1万只,目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等级。
事实上,白湾曾是地表水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生态脆弱的“石头山”。为修复保护区生态,早在2012年,白湾保护区管理处便开启了石漠化治理的探索之路。保护区管理处在几十个树种中筛选出了任豆、枫香、光皮树等9个树种,造林2000多亩,人工抚育生态林650亩。
对生态的珍视,是全清远的共识。今年以来,清远全域推进植绿扩绿,超24万人参与植树绿化,县镇村完成植树超151万株。
清远还首创“一长三员”森林资源管护机制,完成林分优化20万亩、森林抚育30万亩,构建超4600万株苗木保障体系,森林面积居全省第2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清远积极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文旅、森林康养,2023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380亿元。积极推动村庄绿化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培育壮大“文旅+”融合发展业态产品,累计创建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6家,南粤森林人家9家,省级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1家。
立足生态优势,清远将打造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作为城市发展定位之一,持续探索农文康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形成“一带一路一区”旅游发展格局。
在北江生态经济带,银盏、飞霞、东城、飞水、黎溪、英西等片区正在形成旅游集聚区;在岭南民族特色高质量发展廊道,“南岭一号”、瑶山驿道等项目,串联起连州、连山、连南和阳山丰富集中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在湾区北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清远长隆项目即将开园,融创、赛车谷、航天城、美林湖、狮子湖、平川、矿坑等项目集聚,将成为精品旅游线路。
在项目投入的基础上,清远先后举办清远市旅游发展大会、“我在清远过大年”、2024清远马拉松赛、2024广东·清远漂流文化旅游季、2024年中国龙舟公开赛(广东清远站)等文旅体活动110多场次,成功为清远旅游引流。
数据显示,乡村民宿示范镇数量居全省第1位,乡村酒店(民宿)增至506家,备案总量占全省127,清新区民宿今年国庆期间入住率全国第一。全市4A级旅游景区数量位列全省第二,旅游服务质量全省第一。旅游市场延续向好势头,清远生态优势正在成为发展优势。
●凝聚实施“百千万工程”合力
推动清远不远、清远更清
清新区三坑镇利用温泉资源,全力推动民宿产业发展。清远日报记者 江元威 摄
作为重点文旅项目之一,位于清城区东城街道的和秧合社还没正式营业,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探营。
该项目10月底举行首开区田野发布会,明确在今年12月试运营。该项目由清远与省属国企广东旅控集团携手,着力打造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示范项目。
吸引央企、国企、民企参与助力,是清远凝聚实施“百千万工程”强大合力的重要方向。
清远在全省率先召开与中建集团、中交集团结对共建工作推进会,建立央地共建组织推进和落实保障机制,谋划共建项目323个,投资43.4亿元。其中,首批今年计划完工项目194个,投资14.26亿元,开工率100%,已完工65个。
清远坚持把县镇村所需和社会助力结合起来,希音、平安、抖音等一批企业加大在清产业布局、助力镇村建设,进一步形成央企带头、国企跟进、民企参与多方力量共赢格局。
伴随产业集聚而来的人口集聚,考验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提质,巩固发展软环境,是凝聚多方合力的前提。
清远实施了“百千万工程”教育提升行动,新(改、扩)建学校12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8900个,200余所学校与广州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引进广大附中、广铁一中等广州地区学校。加快省职教城建设,进驻院校11所、在校生超13万人。
清远还实施“百千万工程”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应急医疗中心投入使用,清城人民医院整体搬迁,42家医疗机构与省级医院、广州医院建立结对关系,英德医院成功创建粤东西北首家县域三甲医院,8个县(市、区)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绩效评价中排名第2。
聚焦发展环境,清远坚持以“三铁工程”优化发展“硬环境”,以“三铁手段”提升发展“软环境”,推动清远不远、清远更清。
永清广高铁进入可研初测阶段,广清城际北延线完成验收,清远磁悬浮旅游专线试运营,“六纵四横二联”高速公路网加快形成,总里程居全省第2位,北江千吨级航道全线贯通……清远正加快全面融入大湾区半小时“经济圈、交通圈、生活圈”。
清远紧紧围绕“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安排,正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进一步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县域产业发展和镇村建设、改革赋能和创新突破、社会动员和群众参与,推动各项工作步入快车道、取得新进展。
■延伸
清远在全省率先实施市领导挂县包镇责任制
市财政设立3年期每年3500万元专项资金
清远实施“百千万工程”取得考核“优秀”的等次,也是全市上下聚焦党建引领的成果。市委将“百千万工程”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总抓手,强化“市负主责、县镇村抓落实”工作格局。
清远在全省率先实施市领导挂县包镇责任制,将“百千万工程”列入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固定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深入责任点调研督导、挂图作战,一竿子插到底。
全市积极统筹各级资金达255亿元保障“百千万工程”实施,市本级财政资金新增设立3年期每年3500万元“百千万工程”专项资金,抓实抓细强县促镇带村重点任务。
今年以来,清远召开11次指挥部会议,市四套班子领导到县镇一线现场办公391次,推进解决基层困难308项,凝聚市县镇村四级层层推进抓重点促落实合力。
清远还强化县镇村一体化责任推进:强化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开展亮诺亮绩、互学互促行动;压实镇党委书记“一线施工队长”职责,创新建立镇(街)书记列席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会议机制,今年以来37名镇党委书记直接向市委常委会汇报工作;把优秀干部放到“百千万工程”一线磨炼意志、增强本领,安排191名干部下沉镇村;在全省首创选派优秀党员企业家挂任村第一书记。
10月20日,正在抓紧建设的清远长隆。清远日报记者 陈平生 摄
采写:记者 朱文华
编辑:黄子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