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18时48分,清远发生4.3级地震后,“地震为何发生在清远”“为什么震感强烈”等话题引发关注和热议。广东地震台台长王力伟接受媒体采访时作出了解释。
清远地区地震序列类型以孤立型地震为主
近年来,广东偶发中小型有感地震。相比广东此前发生地震比较多的河源、粤闽交界沿海,粤西沿海等地,清远属于地震相对较少的地方。
王力伟介绍说,本次地震距离“清远—安流”断裂带相对较近,这是一条近东西向的断裂带,近年来发生地震相对较少,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很少记录到地震。但无论是“清远—安流”断裂带,还是与之前地震相对活跃的河源地区的断裂带,均属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一部分。这些断裂带一般都是积累应力,发生破裂的地方。初步判断,本次地震的成因为东南沿海地震带在北西——南东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加载作用下,在“清远—安流”断裂带形成了应力积累,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释放引发地震。
王力伟表示,从广东省近期地震情况,以及东南沿海地震带近期的活动情况看,地震的发生目前总体处在正常水平。但从2025年至今的情况看,中小地震相比2024年稍微强一些。在2023年,广东省和东南沿海地震带发生中小地震的频率也相对较多。结合“清远—安流”断裂带的活动特征,以及清远地区地震序列类型以孤立型地震为主的特点判定,近期清远原震区续发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大湾区多地居民感到“震感强烈”
但相比往次地震,本次清远地震发生时,广州、肇庆、佛山、东莞、珠海等地,不少广东居民反映震感明显。
广东地震台台长王力伟介绍,本次地震广东各地居民普遍反映受到的震感更强烈,主要原因是地震发生的地方距离大城市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几个大城市比较近。另一方面,本次地震震源较浅,只有10公里;大湾区城市普遍处于珠江口盆地,属于沉积层,地震震感相对强一些;大湾区城市高楼较多,不少居民在地震发生时处于高楼。这些因素,让广东各地居民感觉地震震感相比以往更强烈一些。
清远1970年以来首次发生4.0级以上地震
省地震局方面介绍,此次震中位于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的4.3级地震,为1970年以来清远首次发生的震级4.0级以上地震。
截至6月23日19时50分,清远共发生余震5次,最大余震0.6级。地震发生后,包括震中源潭镇迎咀村在内,清远市清城区源潭全镇累计转移77户116人。
据悉,在2021年12月11日,连州市曾发生过一次1.3级地震,当时震源深度仅为2公里。
知识点
“清远—安流”断裂带是一条近东西向的断裂带。它属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一部分,是岩石受力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地质构造。其中,“安流”指的是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的安流镇。
地震中的应力积累,简单说就是地球内部岩石受到力的作用,能量逐渐聚集的过程。当应力积累到超过岩石本身的强度极限时,岩石就会突然破裂、错动(也就是断层滑动),储存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快速释放出来,引发地震。就像拉橡皮筋拉到极限时突然绷断,能量会瞬间释放。
记者:朱文华 综合羊城晚报 南方+
编辑:冯嘉欣
校对:郭然天
编审:邓薇
编委:蔡鸿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